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每日营商 > 详情页
营商环境信息2024 0717
发布时间:2024-07-17 1066 102

  要闻

  一、“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从病有所医到学有所教,在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从户籍改革到基层治理,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从生态保护到生育支持,让人民群众奔着更好的日子去。

  从养老保障到异地就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共同搭建健康领域交流合作平台

  罕见病国际合作、健康促进、医保创新等10个主题的分论坛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三届大会首日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健康领域专家会聚一堂,探讨理念、分享经验、展示成果,共同搭建起畅通的交流合作平台。一系列我国健康领域的成绩和规划发布。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2025年全覆盖

  在“实现全民健康——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创新与实践”分论坛上,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心宇介绍,自2022年开始,该局提出推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在我国所有统筹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病种分值支付方式改革。到2025年底,改革将覆盖所有符合条件并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相较于传统的按项目付费方式,这种医保付费方式更科学、精细,能够提高医疗机构管理效率,推动临床技术发展。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表示,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我国基本形成多元复合的医保支付方式格局。目前,95%以上的统筹地区建立并完善了总额预算管理,超9成的统筹地区已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病种分值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机构诊疗行为更加规范,医疗质量得到提升,患者就医负担减轻。改革地区参保人员个人负担一年累计约减少215亿元。

  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2030年低于20%

  “控烟行动是健康中国行动的15个主要任务之一,对于提升人群健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在“实现全民健康——‘健康促进’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上,全国爱卫办副主任毛群安介绍,我国现在仍有超过3亿人吸烟。自2019年起,我国积极推进无烟环境建设,强化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出台了一系列无烟环境建设文件等,持续扩大无烟环境保护人群。

  各地不断扩大控烟立法覆盖面。各地还尝试社区戒烟服务,整合戒烟门诊、戒烟热线、移动戒烟程序,打造戒烟平台,扩大戒烟服务辐射范围;持续加大控烟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加强卷烟包装标识管理,完善烟草危害警示内容和形式,提高健康危害警示效果,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程度。

  毛群安介绍,我国将继续开展控烟行动,计划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将低于20%,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达到80%及以上,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

  罕见病大模型有望向全国推广

  目前,我国罕见病患者数量呈增长趋势,每年增长超过20万人。因此,建设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记者从“罕见病国际合作”分论坛获悉,目前,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已经覆盖419家医院。

  2019年,在国家卫健委支持下,由北京协和医院牵头,324家罕见病诊疗能力较强、诊疗病例较多的医院组建了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对罕见病患者进行相对集中诊疗和双向转诊,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提高罕见病综合诊疗能力。

  北京协和医院还建立罕见病大模型,收集了7000多种罕见病的患者表情数据,可以精准识别罕见病病种。下一步,该模型有望向全国推广。

  企业

  一、科技产业盛会精准对接未来商机

  第二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科博会”)圆满落幕。记者获悉,科博会4天展期,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共接待境内外观众6万余人次,线上磋商对接11000余人次。

  本届科博会突出科技产业交流合作和国际贸易投资促进两大功能。2.2万平方米的展览云集300余家企业机构,展出前沿科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等千余项最新技术和科技成果。

  聚焦务实合作,科博会贸易投资促进更加活跃。科博会期间,共举办32场贸易投资促进活动,现场签订41项合作协议。“中国-东盟科技产业投资贸易洽商会”“‘未来产业’系列推介发布活动”“北京医药健康、新能源产业招商推介交流会”等活动,助力企业与相关合作方精准对接。同期同地举办的2024北京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一站式满足中外企业找投资、找政策、找合作伙伴的需求。

  科技产业交流合作的盛会,对300余家参展企业机构来说收获满满。借助这一舞台,展商们亮出了最新科技产品和服务,还在洽谈交流中寻觅到更多合作伙伴,捕捉到更广阔的合作机会。

  “要说我们的流量展品,当然是最新研发的心理健康筛查系统,大家都踊跃体验。”首实安保科技公司董事长浦义富介绍,被测者只需安静坐在摄像头前,系统就能借助振动影像技术捕捉人们细微的面部表情,通过数据模型快速评估个体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

  科博会期间,首实安科与多家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跟观众和其他企业交流‘碰撞’,让我们更加充分了解到市场的最新需求和趋势。后续公司产品研发和服务优化,就有了重要参考。”浦义富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

  驻足数字货运平台福佑卡车的数字供应链沙盘前,人们看到了公路货运智能、绿色、低碳转型的新场景。来这里打卡的观众,不乏东盟、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参观团队。福佑卡车公司展台负责人表示,大家对公路运力实时监控、碳管理这些数字化问题很感兴趣,“不同供应链的企业都有个性化运输需求,解决好这些需求,就意味着合作机会。”

  低空经济正“蓄势腾飞”,打造未来产业增长新引擎。在中关村延庆园展区,一款翼展约10米的大型垂直起降无人机占据“C位”,分外醒目。“它不是模型,是我们最新研发的无人机真机,未来可以用于应急救灾、物流运输、搜索救援等场景。”华源智控(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海宁忙碌着接待一拨拨前来咨询的观众,很多人都是前来洽谈合作的投资机构和专业展商,这几天他的微信通讯录多了近百人,交换的名片也有厚厚一沓。

  这家公司第一次参加重大展会,就在科博会展区大放异彩,还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吴海宁感慨收获“超出预期”。科博会期间,有外国展商专程来到展位洽谈,和公司初步达成在海外建厂的合作意愿,还有文旅公司负责人留下了联系方式,探讨低空运输市场的未来应用场景。

  首钢集团的展台也备受关注。能精准搬运木块的安川首钢机器人、首钢吉泰安自主研发的蚕丝钢文创“福”字、首钢京唐生产的汽车板等科技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专业展商前来寻求合作机会。“很多观众都反馈,想不到钢铁企业原来也有这么多酷炫的高科技!”首钢集团展台工作人员兴奋地谈起参展体会:科博会为公众打开了解未来产业科技魅力的窗口,也向参展商抛出合作共赢的“橄榄枝”。

  二、京企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

  2024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最近揭晓。以水做“刀”的北京智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9家获奖企业中唯一的中国企业。其自主研发的高能水射流自主执行手术机器人,重新定义了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模式。

  这家“籍贯”在经开区的京企,成立仅3年就完成了水刀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它能将生理盐水加速至音速,用于切除软组织。这款“刀”不仅极大缩短手术时间,切除过程也不会产生热量,有效避免对术区周围神经、软组织的热损伤,降低手术风险,并为医生提供清晰的实时术中影像。

  未来10年,全球预计有9400万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而这款手术机器人突破了智能手术规划、水射流精准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能为相关治疗提供便利。

  今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共收到来自107个国家的660余份申请,最终有9家企业获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说,知识产权不仅能促进企业发展,还能给世界带来积极的变化。

  三、本市全面进入企业“开办e时代”

  本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类别市场主体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全面进入“只进一门、只对一窗、一网通办、一天办结”的“开办e时代”(开办电子时代)。为增强企业群众获得感、深化政府部门职能转变,近年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以“企业开办”为牵引的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以轻微免罚容错纠错为标志的执法导向改革、以“标准化+”和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为代表的质量技术基础服务改革、持续深化的京津冀营商环境一体化改革,在各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企业开办“一天全办好”

  企业开办需要几天?过去,开办企业的时长达24天。近年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不断推进减时限、减环节、降成本。2018年,企业开办时长缩短至5天,2019年从“5天全办好”提速至“一天全办好”。如今,有了北京市企业登记注册门户“e窗通”平台,整合全部开办事项,7个环节压减为1个环节。新办企业还能免费刻制公章,开办成本降至0元。目前,本市已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类别市场主体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全面进入“只进一门、只对一窗、一网通办、一天办结”的“开办e时代”。

  此外,本市多个许可“准营”领域推行便利化措施。如在食品经营领域,探索“云勘探”远程核查,全国率先推广规范化食品经营许可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快速获证。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领域,打通业务链条和数据共享堵点,实现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注销事项的“跨省通办”,提升跨区域政务服务水平。

  柔性监管免罚约7.56亿元

  宽严相济,执法不失力度,彰显温度。近年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深化柔性监管手段。

  2020年,《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发布后,市市场监管局首家试点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明确了79种违法行为轻微、及时纠正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及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2023年将不予行政处罚情形拓展至149项。

  2022年,出台了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10项,对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采取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并通过责令改正、批评教育、告诫约谈等措施,给企业自我纠错和成长留足空间。

  自政策实施以来,作出不予处罚案件16000余件,免罚额约7.56亿元。

  消费品质量合格率连续六年居首

  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集聚的特点,本市以“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为重点,通过融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要素资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计量测试、标准制修订、认证认可等专业支撑服务,增强质量基础设施对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支撑能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目前,全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累计达到28个,服务企业6000余家次。

  本市在国家质量工作考核中连续四年获得A级,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96.85%,连续六年稳居全国首位,消费品质量合格率96.60%,连续六年稳居全国首位。

  京津冀试点地区营业执照可异地“办、发、领”

  多年来,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搭建分级分层沟通协调机制,在商事制度改革、公平竞争审查、标准化建设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协作。

  例如,京津冀三地进一步统一规范企业登记服务,试点地区开展营业执照异地“办、发、领”。三地累计发布地方协同标准87项,“京津冀区域协同标准化协作模式”入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全国复制推广最佳实践案例。三地在全国范围率先签署共建“信用京津冀”框架协议,在知识产权、反垄断、价格、食品安全等领域签署执法协作协议6项。2023年,三地联合查办案件立案34件,罚没款544万元。

  基层

  一、普惠养老服务送到老人家门口

  服务充满温情,环境完备适老,位于丰台区北宫镇的温馨译珈养老服务中心开业不久,就备受老年人和家属好评。作为丰台区首家区域养老服务综合体,这家集居家服务、托老服务、社区餐厅、老年学堂等功能于一身的机构,将作为“区域调度中心”,服务辐射整个北宫镇16个社区、村。

  围绕“一清单、一平台、一张网”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今年本市将建设10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首都老年人特别是“老老人”提供家门口的普惠养老服务。

  养老“综合体”让人眼前一亮

  目之所及,养老服务中心处处包含着适老化细节:餐厅的灯光是暖色,不晃眼;房间的橱柜里有灯带,方便老人收纳;餐桌不但有助起设计,还能“变身”,掀起桌面,一张餐桌就变成了棋牌桌……

  更加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在服务上。牛春晨介绍,中心目前有11位老人入住,年龄都在75岁以上。其中,80岁以上或失能失智的“老老人”占了相当比例。对于“老老人”来说,洗澡向来是一件难事。而在这里,卫生间里专门设置了助浴床,可以让老人平均每周洗上两三次澡。

  “老人入住前,我们都会对老人进行评估。”牛春晨说,中心内设的评估室,可以为老人进行科学的健康评估和能力评估。对于已经入住的老人,工作人员每月还会进行一次健康监测。老人哪怕是体重上的细微变化,工作人员都能了如指掌。

  这样的养老服务设施,当然不是只有托养服务,而是一个“综合体”。作为一家社区嵌入式的养老服务中心,这里的餐厅不但向社区老人开放,还能提供上门送餐服务。中心的老年学堂开展各种讲座,还经常走进社区搞活动。

  除了是“综合体”,这里还是养老服务的“调度中心”。中心通过统筹调度北宫镇辖区内的养老资源,精准对接养老服务需求,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普惠的专业服务。

  区域养老服务“枢纽”相继落地

  能够成为“调度中心”,当然不仅仅在于硬件。中心开业前,工作人员曾经在北宫镇的16个社区、村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了解辖区老人的养老需求。这次调研回收了近900份调查问卷,为建设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提供了重要参考。

  “我们发现,绝大多数老年人还是希望能够在自己家里养老。老年人比较关心助餐、助洁、助浴等上门服务,老年人家属更关注的则是价格、距离、安全性等。”牛春晨说。

  为了能够更加“知根知底”,今年3月中心开业后,工作人员继续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梳理养老服务需求。除了调查问卷,中心还通过微信群、小程序、热线电话、服务站点等触角,进一步了解老年人的多元化、多层次需求。

  据统计,北宫镇常住人口约5.63万,其中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1.32万,占比23.39%。其中“老老人”1896人,占比3.36%。牛春晨介绍,北宫镇有1家养老院和4家养老驿站。中心通过统筹调度辖区内的养老院、养老驿站等养老服务资源,实现养老服务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从而起到了“调度中心”的作用。

  这种集养老服务供需对接、调度监管、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康养娱乐、托老服务、居家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养老服务综合体,在养老服务中起到了“枢纽”作用,也受到了老年人和家属的欢迎。

  在海淀区紫竹院街道、西城区白纸坊街道、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已相继落地。今年,全市将建设不少于100家街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未来,全市每个街道、乡镇都将建成至少一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

  之所以大力布局建设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与北京市人口老龄化趋势息息相关。

  截至2023年底,全市常住老年人共有494.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2.6%,比2022年底增加29.7万人,平均每天净增800人。按现有人口结构推算,预计到“十五五”初期(2026年),常住人口老年人占比将超过25%;到“十六五”初期(2031年),这一比例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针对养老服务供需错配、普惠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北京持续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构建完善以“一清单、一平台、一张网”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其中“一平台”,就是以街道、乡镇为单位,建设集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三位一体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养老服务综合体。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郭汉桥介绍,区域养老服务综合体可以组织各类服务商,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元化、普惠型、专业化养老服务,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和实时响应,让老年人获取家门口的养老服务可以像网络约车、电商购物一样快捷简单。

  在以“一清单、一平台、一张网”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中,北京将构建以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统筹,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为枢纽,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实体网点,加盟专业服务商为虚拟网点,覆盖区、街乡、社区全域的三级网络。根据街道、乡镇辖区内老年人各类养老服务需求,组织养老服务市场主体,设计形成一整套普惠养老服务供给清单,把服务送到老人家门口,从而实现响应更快速、服务更专业、价格能承受、质量可放心、安全有保障。

  另外,北京将聚焦老龄化程度高、高龄和失能失智“老老人”密集区域,加大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全面布局养老服务设施集群,实现“老老人”在哪里,设施就供给在哪里,服务跟进到哪里。

  二、东城15家养老助餐点升级为社区餐厅

  东城区积极探索养老服务升级,倡导“全龄友好”服务,让养老资源和社区居民互惠共赢。截至目前,东城区已有15家养老助餐点升级为社区餐厅,在服务好养老刚需的基础上,让更多居民得到了实惠。

分享:

问答留言

信息报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