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每日营商 > 详情页
营商环境信息2024 0722
发布时间:2024-07-22 1109 102

  要闻

  一、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

  习近平

  同志们:

  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我就《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一、关于确定全会议题的考虑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从实践经验和现实需要出发,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这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迫切需要。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也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要把这些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根本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这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各方面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同时,要清醒看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已有制度需要不断健全,新领域新实践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第三,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需要。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比如,市场体系仍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体系整体大而不强、全而不精,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民生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仍存短板,等等。归结起来,这些问题都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反映,是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

  第四,这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迫切需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风险挑战。特别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有效应对这些风险挑战,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需要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二、关于决定稿起草过程

  2023年11月,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由我担任组长,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同志担任副组长,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承担文件起草工作。12月8日,文件起草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文件起草工作正式启动。在7个多月时间里,文件起草组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专题论证,反复讨论修改。

  在决定稿起草过程中,我们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确定遵循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二是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来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三是抓住重点,突出体制机制改革,突出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凸显改革引领作用。四是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五是强化系统集成,加强对改革整体谋划、系统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

  这次全会文件起草,把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贯穿全过程。2023年11月27日,党中央发出通知,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议题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和部分干部群众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党中央决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彰显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就文件主题、框架、重要举措等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为决定稿起草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4年5月7日,决定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征求党内老同志意见,专门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意见,听取相关企业和专家学者意见。从反馈情况看,大家一致认为,决定稿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着力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破解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谋划改革,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举措务实可行,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充分体现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同时,各方面提出了1911条修改意见和建议。文件起草组认真研究这些意见和建议,能吸收尽量吸收,作出221处修改。

  在起草工作过程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2次会议进行审议、修改,形成了提请这次全会审议的决定稿。

  三、关于决定稿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决定稿除引言和结束语外,有15个部分,分三大板块。第一部分为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至第十四部分为第二板块,是分论,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方面部署改革。第十五部分为第三板块,主要讲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内容条目通篇排序,开列60条。

  决定稿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在内容摆布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任务是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决定稿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对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部署。着眼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出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着眼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加强产权执法司法保护,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提出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等等。这些举措将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决定稿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部署。围绕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提出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

  决定稿对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作出部署。提出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决定稿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部署。提出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决定稿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部署。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第二,注重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决定稿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强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

  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提出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允许科研类事业单位实行比一般事业单位更灵活的管理制度,探索实行企业化管理;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

  第三,注重全面改革。决定稿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框架下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部署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领域改革。

  在民主和法治领域改革方面,对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分别作出部署。提出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提出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健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监察权、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

  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着眼于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改进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在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方面,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优化创业促进就业政策环境,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提出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提出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提出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第四,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决定稿把维护国家安全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围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出构建联动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口管理制度;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活动。提出建立健全周边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健全贸易风险防控机制,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和法治实施体系,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围绕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出完善人民军队领导管理体制机制,深化联合作战体系改革,深化跨军地改革。

  第五,注重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决定稿提出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丰富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有效办法。

  希望同志们深刻领会党中央精神,紧紧围绕全会主题进行讨论,提出建设性修改意见和建议,共同把这次全会开好、把决定稿修改好。(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

  二、深入理解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

  ——三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学谋划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必须深入理解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这一总目标既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一脉相承,又同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相衔接,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目标导向。全会指出,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这些重要的节点目标、具体目标、时限要求,为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绘就了施工图、时间表。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风险挑战。我们既需要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从而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也需要着眼未知领域,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全会《决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部署了15个领域60个方面数百项任务,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其中有的是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新提出的改革举措。新征程上,锚定总目标,把牢实践要求,写好改革的“实践续篇”,定能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首都工作关乎“国之大者”,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第一位的就是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全市上下一定要自觉服务大局,主动对标对表,蹄疾步稳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拿出分秒必争的紧迫感,事不避难的执行力,激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干劲闯劲,坚定当好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把握现阶段的目标任务,一件接着一件做,一年接着一年干,我们一定能够积小胜为大胜,在谋大势中成大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首都贡献,把光荣与梦想写进历史日志的每一页。

  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推动首都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从教育、科技、文化、民生等领域擘画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进一步坚定了首都干部群众投身改革实践的信心和决心。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更加奋发有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中的重点语句,令广大教育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进一步深化首都教育综合改革、推动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表示,首都教育系统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五育并举”夯实新质人才成长的坚实基础,高位统筹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促进市属高校分类发展改革,产教融合推动京津冀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园区创新发展,思想政治、师德师风、育人能力“三位一体”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应用与研发双向赋能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突破,多渠道稳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走深走实,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们要把贯彻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共同思考和解决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更入行。”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表示,该校将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全力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速汇聚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当好中国高等教育的“排头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先锋队”;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契机,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用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以改革破难题、解新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在深化综合改革中奋力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北京工业大学党委正在带领全校师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扎实推进内涵、特色、融合发展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该校党委书记姜泽廷表示,将持续强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构建高质量、创新型、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以学科型学院、基础学科交叉学院、产教科教融合新型学院为依托,着力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持续深化校院两级人事管理改革,完善人事人才分类评价体系,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根基。该校将持续打造校地企协同创新共同体,建好本市首个由政府和高校共建的环高校创新区——“山河湾谷”创新区,借助举办北工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大会、中关村论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积累的发展势能,促进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推动科技创新成果高质量落地转化。

  “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香山革命纪念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容晶将这句话作了重点标记。他表示,该馆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全会精神与纪念馆重点工作相结合,加快研究塑立“赶考精神”,牵头推进新中国成立主题片区建设,办好年度学术研讨会,进一步夯实学术研究基础;着力提升“我到香山来赶考”党史教育品牌,讲好“赶考路上的大思政课”,打造“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巡展巡讲品牌;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展览展示方式,谋划推出更多主题展览,进一步繁荣首都红色文化,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前不久,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贾品荣刚刚完成了一部《新质生产力研究》著作。“北京不断积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利因素,培育‘发展极’。作为研究人员,我们要持续发挥智库作用,继续做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系列研究。”贾品荣说,目前,本市正以“三城一区”为平台,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着力构建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该院还将加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持续发布《北京高质量发展报告》蓝皮书,提升决策服务能力,反映首都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进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医疗卫生领域关乎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重要抓手,为人民提供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市卫健委党委书记钟东波表示,市卫健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准确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本市卫健系统将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聚焦重点领域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三医联动”信息化建设为改革奠定基础、提供支撑;大力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以国家医学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为牵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坚持人民至上,筑牢首都公共卫生安全屏障;以“一老一小”为重点,优化全生命周期服务。“首都医疗工作者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履行好医疗卫生服务核心职责。”钟东波说。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基层

  一、可为网络从业人员提供诊疗

  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分别开设干眼、肺动脉高压诊疗中心,整合优势资源,为患者提供高效、综合的服务。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老龄化的加剧,干眼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北京积水潭医院近日在新龙泽院区成立干眼诊疗中心。该中心具有专业的诊疗团队,采用综合诊治模式,依托眼表综合分析仪等先进设备和技术,可为患者提供涵盖病因、病理、症状、治疗及预防等多方面的“一站式”精准诊疗服务。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院新龙泽院区周边计算机网络从业人员众多,对干眼诊疗的需求尤为迫切。该中心将探索一套标准化的诊疗体系,为周边居民乃至全市患者提供专业、规范的诊疗服务。

  首都医科大学肺动脉高压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日前在北京朝阳医院成立,将整合优势资源、创新疾病诊疗技术与模式,不断提升诊治相关疑难杂症的水平。该中心建立了完整的多学科会诊制度,汇聚了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核医学科、心脏中心、介入医学科、风湿免疫科等多个与肺动脉高压诊疗紧密相关的科室力量,还将联合首都医科大学系统内其它附属医院的医疗资源,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肺动脉高压患者提供优质诊疗服务,并开展肺动脉高压领域的高质量研究。

分享:

问答留言

信息报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