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纲要》提出,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突出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强化战略引领、支撑发展,深化改革创新、协同融合,坚持自主自信、胸怀天下。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开放互鉴的国际合作体系,实现由大到强的系统跃升。
《纲要》明确了到2027年和2035年的主要目标,部署了9个方面重点任务: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办强办优基础教育,夯实全面提升国民素质战略基点;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打造战略引领力量;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建设学习型社会,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筑牢教育强国根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
《纲要》要求,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全面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党的建设,维护教育系统政治安全与和谐稳定。充分发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作用,推动解决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加强教育强国建设的监测评价。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教育强国建设的政治责任,把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教育强国建设的良好环境,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建设教育强国强大合力。
企业
一、去年前11月文化新业态收入超1.4万亿元
2024年1至11月,全市文化新业态实现营业收入超1.4万亿元,文化产业步入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近年来,北京文化产业中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保持稳定增长,收入规模稳步扩大。去年1至11月,全市文化新业态实现营业收入14267.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71.3%。文化新业态效率效益均有提升。去年1至11月,全市文化新业态企业户均营业收入9.6亿元,同比增1亿元;人均实现营业收入668.4万元,较上年同期提高109.4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701.7亿元,同比增6.1%。
分地区看,区域集聚效应明显,重点区带动有力。文化新业态企业主要集中在朝阳、海淀,去年1至11月,两区共有文化新业态企业1010家。营业收入主要集中在海淀、石景山,两区文化新业态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2191.6亿元,占全市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的85.5%。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文化新业态产业结构优势明显,发展态势领跑全国。北京文化新业态企业营业收入占比稳定在7成左右,高于全国;去年前三季度,占全国文化新业态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接近3成,对全国文化新业态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1.7%。
二、本市对年夜饭加强监督检查
春节临近,年夜饭预订市场愈发火热。近日,市市场监管局指导基层市场监管部门采取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提供年夜饭的餐饮服务企业加强监督检查。市市场监管局要求,年夜饭须明码标价,不得出现两套菜单。
多家餐饮企业表示,目前年夜饭和年中饭包间已基本预订完。有的餐饮企业在“小团圆”上下功夫,除了推出传统的8至10人团圆餐,还特别提供了4人餐和6人餐的选择,适合小规模的家庭或朋友聚会。有些餐饮企业提出,如果顾客认为套餐内的菜品确实有自己不喜欢的,也可以和门店沟通,更换菜品。
近日,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朝阳区市场监管局赴多家餐饮服务企业开展监督检查。现场检查中,执法人员对餐饮企业的进货台账、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及健康管理、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储存条件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全面检查,并用荧光检测仪对保洁柜内的餐具进行了表面清洁度检查,整体检查情况良好。此外,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将与各餐饮企业建立点对点工作机制,通过视频通话、远程核查等方式,加强非现场监管,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价格监督检查处相关负责人提示,餐饮经营者要自觉规范价格行为,店内的菜单、价签和其他点菜工具标价内容要保持一致,不得出现两套菜单。以产地规格等特征不同实行不同标价的,应当分别标示品名、价格。销售小份菜、半份菜时,应当标明小份菜和半份菜的具体价格。提供外卖打包时,也要做好外卖打包费的明码标价。
基层
一、今年500个老旧小区将纳入改造
“小区共198户,问卷已收回来156份,居民都挺支持,春节前入户调查肯定能干完。”坐在海淀区中兴家园老旧小区改造接待室,建设单位北京海房投资管理集团项目经理尹浩全干劲十足。
桌面上,小区入户调查汇总表、楼本体居民改造意愿入户调查表、厨卫间上下水管道入户调查表一字排开,工作人员忙着逐一统计录入居民的改造意向、问题反馈和个性化需求。
海淀区中兴家园建于1998年,紧挨着八一湖和玉渊潭公园,2007年带着一家老小搬进来的吴阿姨居住体验曾相当不错。但眼见着房子年头渐长,大小毛病开始冒出来:墙体没保温,冬季北屋特别凉甚至墙面反霜,偏是主卧所在;楼体防水有问题,一下雨阳台老漏水,周围洇湿一大片;上下水管严重堵塞,跑冒滴漏时有发生,洗澡、洗菜也不痛快。
“目前中兴家园老旧小区改造设计方案已经公示,计划3月中下旬启动正式施工。”尹浩全说,由于产权单位和物业愿积极出资,雨污水管线改造也能和小区改造同步进行,推动“最多改一次”,“开年加油干,争取年底前完工。”
“十四五”以来,北京老旧小区改造“加速跑”,听民意、干实事,居民的生活品质更上一层楼。
朝阳区石佛营西里社区,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40余座住宅楼曾是东风乡第一批城市化楼房。受当时建筑条件限制,石佛营地区90年代建成的住宅,卫生间九成以上都有一个高台。“卫生间的铸铁管都埋在这个高台里,很难维修。”改造方负责人介绍,入户调查时他们发现,多名老年居民表示,愿意出钱去掉这个高台。
“我们根据自愿原则,谁受益、谁出资。”石佛营西里社区书记王冬说,施工单位让一点,居民掏一点,双方最后各承担一半,解决了资金的问题。楼本体改造完成后,石佛营西里社区开始进行公共空间改造,铺装场地、升级绿化、安装路灯,预计最快6月完工。
市住建委统计显示,2024年市属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742个小区、约1990万平方米,新完工548个小区、约1890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2025年全市老旧小区改造目标已经确定:全年计划实施500个老旧小区改造,力争基本完成市属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更多居民将见证老楼“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