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一、研究首都环境建设管理和污染防治工作等事项
昨天下午,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一季度首都环境建设管理和污染防治工作等事项。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采取针对性措施清单台账抓好问题整改,以绣花功夫和钉钉子精神持续做好环境建设管理各项工作,不断提升首都城乡环境品质。要紧盯反复易发问题,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维护好井然有序的市容环境。提升绿地管护精细度,以花园城市建设为契机,针对绿道、公园、街角绿地等重点区域和部位开展常态化、网格化检查,强化日常养护管理,持续开展周末大扫除等活动。深入破解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压实平台、企业、属地责任,配齐配足运维人员,维持好交通站点、商圈、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周边停放秩序,确保道路通行顺畅。加强背街小巷日常管理,针对暴露垃圾、堆物堆料、外立面脏污破损等多发问题加大治理力度,对不达标街巷实行挂牌督办,切实提升管理精度。压实城市家具权属单位责任,发挥好联席会议制度作用,进一步推进城市家具干净整洁、规范减量。持续抓好道路遗撒治理,提升清扫保洁作业标准,强化联合执法、精准溯源,严查严惩渣土车未密闭运输等行为。要打好“文明习惯养成”持久仗,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宣传教育,对不文明行为及时通报、严肃处罚,引导市民群众自觉养成文明习惯、爱护良好环境。
会议听取关于推进美丽北京建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季度进展情况汇报时指出,要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坚决完成年度任务目标,推动首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狠抓扬尘治理,全力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尽最大努力巩固和改善空气污染治理成效,打赢蓝天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采取有效措施严防黑臭水体反弹,打好碧水保卫战。坚决防止新增土壤污染,深入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强化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全链条治理塑料污染,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大碳减排力度,持续提高绿色能源利用比例,扩大绿电使用和消纳规模,强化光伏等技术运用,推动建筑等领域低碳转型,把绿色低碳标准融入城市更新、韧性城市建设过程中。深入践行“两山”理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不断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改善,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会议听取关于2024年全市水生态监测及健康评价结果汇报时指出,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决落实节水优先的治水思路,加大节水宣传力度,增强全民节水观念意识,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各项节水措施落到实处。要强化监测评估结果运用,采取针对性措施抓好问题整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深入推进城乡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提升首都水环境健康水平。要统筹抓好地下水生态修复和城市安全保障,加强综合分析研究,强化风险防范,确保城市安全。
二、聚焦商务科技消费国际维度 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日前,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围绕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到朝阳区调研。他强调,作为全市经济大区,朝阳区要始终牢记大区责任担当,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强化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持续聚焦商务、科技、消费、国际四大维度,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为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阿里巴巴北京总部围绕科技、消费、文化、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殷勇详细了解园区建设运营以及企业人工智能、智慧交通、文娱、消费等产业在京布局情况,察看文娱产业生态和园区服务配套,走进影视制作车察看影像、剪辑、制作等多功能集聚平台,希望阿里巴巴充分用好首都教育、科技、人才资源,把企业发展更好融入北京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体系,持续做大做强北京总部,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随后,殷勇在望京街道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朝阳区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谋划推进情况汇报,并与市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破解朝阳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殷勇强调,朝阳区要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在坚持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五宜”朝阳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围绕“消费”“国际”做足文章,持续发力深入谋划区域定位,进一步彰显出区域发展的鲜明特色。以亮马河流域改造提升等项目为示范打造更多精品景观,着力提高旅游、休闲、商业、文娱等业态能级,不断提升城市品味。统筹抓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与“两区”建设,在服务消费、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领域重点突破,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发挥国际化要素集聚优势,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巩固拓展国际化环境优势。要围绕商务、科技、消费、国际四大维度,通过狠抓场景应用创新,培育新兴产业业态集聚发展,在科技和应用融合、消费场景创新等方面形成比较优势,进一步带动产业链延伸,构建以场景驱动为特征的产业发展生态。
企业
一、海淀为新就业群体推出87项服务
昨天,海淀区发布87项服务新就业群体系列服务项目,为新就业群体打造“家”的归属感。
其中,医疗健康服务项目包括引导新就业群体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家庭医生;推进海淀医院“新就业群体友好医院”建设,开通专属线上健康咨询平台;利用智能健康终端设备与移动端应用,推出AI问诊服务,联动全国三甲医院专家提供在线复诊、用药指导及线下转诊绿色通道。
就餐优惠方面,海淀持续发动连锁商户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优惠就餐及歇脚、手机充电等服务,推进“海淀食堂”提供就餐便利及折扣优惠。
居住便利方面,海淀将开展“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试点,选取一定量租金低、条件合适的宿舍型房源,面向新就业群体租赁。探索实施“社区暖居”计划,挖掘一批社区租房资源,租赁给工作稳定的新就业群体。
助力畅行方面,该区将着力破解“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服务困境。在大型综合性商圈及餐饮企业聚集的“微商圈”周边推动建设骑手驿站,设置专属停车区、充电桩换电柜、等单专座等。
技能提升方面,试点开展跨境电商、视频切片制作等技能培训,鼓励新就业群体创新创业。推出中关村学院学历提升全额资助计划、北京大学“友好校园”研学活动及各街镇品牌化技能培训课程。
作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海淀区活跃着大量新就业群体。据不完全统计,海淀区新就业群体从业人数已突破5万人。
基层
一、汽车以旧换新服务平台上线
4月21日,由懂车帝研发的“全国汽车以旧换新智能服务平台”上线,提供汽车报废更新、置换更新、新车消费券等政府汽车消费补贴集中查询和领取服务,覆盖31个省份。平台集政府补贴、车企补贴、平台补贴于一体,方便消费者便捷领补。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25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已突破220万份。持续增强消费者补贴申领体验,提升补贴政策效能,已成为促进汽车行业发展重要一环。
为进一步便捷消费者,全国汽车以旧换新智能服务平台将“政府补贴”放在懂车帝App首页最重要的一级流量入口,成立单独频道。同时,用户在任意时间打开App,搜索“补贴”“国补”或任意省份汽车补贴相关关键词,都能一键进入平台。
据介绍,该服务平台有三大特点:一是一站式智能领取,包括报废更新补贴、置换更新补贴及汽车消费券,并实现31个省份的置换更新补贴全覆盖。二是一站式享受优惠,在政府补贴基础上,提供政府、车企、平台等多重优惠的一站式汇集。三是一站式便捷换新,平台不仅能为用户提供上传资料和补贴领取服务,还可提供卖旧车、买新车、领补贴的全链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