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每日营商 > 详情页
北京营商信息2024 0517
发布时间:2024-05-17 1056 102

  要闻

  一、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75年来,中俄关系历经风雨,历久弥坚,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树立了大国、邻国相互尊重、坦诚相待、和睦相处、互利共赢的典范。中俄关系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中方愿始终同俄方做彼此信赖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不断巩固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共同实现各自国家发展振兴,携手维护世界公平正义。

  二、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召开

  会议强调,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会议强调,要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接诉即办改革,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要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抓实村级后备干部培育储备,加强重点难点村的治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要聚焦破解“灯下黑”“两张皮”等突出问题,着力提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建工作质效。要创新推进新兴领域党建,不断扩大党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要突出提高质量、发挥作用,从严从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三、北京三区入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

  生态环境部公布了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北京市门头沟区、延庆区、通州区入选。同时,在主题为“绿色低碳 试点先行”的北京主场活动上,今年的低碳试点创建工作正式启动,申报时间为全年开放,将定期组织评审。

  2022年以来,本市开展了先进低碳技术、低碳领跑者、气候友好型区域、气候投融资工具等四类试点,征集先进低碳技术试点,聚焦绿色制造、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汇、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等重点领域,遴选出一批技术水平高、减排效益好、示范作用显著的先进技术应用项目,向全市范围推广,以技术变革加速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6个项目先后获评北京市先进低碳技术试点,初步测算年减碳量可达到51万吨。其中,2023年全市共有14个项目获评先进低碳技术试点。

  企业

  一、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微信发布消息,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本次活动时间为5月至12月,共选取适宜农村市场、口碑较好、质量可靠的99款新能源汽车车型,开展集中展览展示、试乘试驾等活动,丰富消费体验,提供多样化选择。

  这次活动中,消费者都能买到哪些车?参与的车企既有比亚迪、广汽埃安、吉利、奇瑞、上汽、长城、长安等传统车企,也包括零跑、哪吒、小鹏等造车新势力。

  二、公司老总不披露被诉信息获刑罚

  5月15日是第六个“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市检察院第三分院公布了检察机关成功办理的首例涉诉讼类违规信息披露案件。

  市检三分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吴春妹表示,检察机关坚持既“追首恶”也“惩帮凶”,起诉多名罔顾投资者合法权益,为谋求高位套现、非法融资或利用信息优势牟取非法私利而从事犯罪活动的上市公司实控人及高管。同时,坚持“全链条”打击,对中介机构以及配合造假的第三方依法追责。办理了北京市首例涉重大诉讼事项的违规不披露重要信息案、利用“沪港通”实施跨境证券内幕交易案等多起新型疑难复杂案件。

  此外,市检三分院还自主研发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该模型,深挖多条违法犯罪线索,目前已成功追捕2名参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会计人员。此外,检察机关还制定了《证券期货犯罪企业合规整改指南》,帮助涉案企业完善合规内控机制,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创翼东城”大赛启动选拔

  从东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2024兴业杯“创翼东城”创业创新大赛暨第七届“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东城区选拔赛已全面启动。即日起,开始广泛征集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

  此项大赛历时约两个月,将在赛事过程中对参赛项目举办5次专项培训活动,决赛将于6月19日前举办。本次赛事将分为主体赛和大学生创意展示赛,其中主体赛还将分为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两个组别,面向全市广泛征集创新创业项目参赛,项目征集方向包括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绿色环保、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人工智能等类别。

  四、京企登记档案信息三地共享

  营业执照异地“办、发、领”更加便利。记者从5月16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天津市市场监管委、河北省市场监管局联合举办的2024年京津冀市场监管区域协作会议上了解到,目前,京津两地企业设立、变更及营业执照换发等已实现异地“办、发、领”;北京企业登记档案信息在京津冀全域共享;京冀两地实现企业电子档案互查。

  基层

  一、5400余万老年人享受医养结合服务

  国家卫健委昨天公布,我国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达7800余家,5400余万名老年人享受了医养结合服务。

  “十四五”期间,国家卫健委启动了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医养结合服务设施。截至目前,我国8.7万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达7800余家,床位达200万张。

  据介绍,经过多年实践,目前已形成4种比较成熟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提供服务;医疗卫生机构直接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养老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

  “90%以上的老年人希望居家养老,所以我国一直致力推进增加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说,鼓励社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在建设时,尽量统筹规划、毗邻建设,方便老年人就近就便享受医养结合服务。

  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时,应采取“医疗服务价格+上门服务费”的方式收费。国家卫健委支持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开展上门医疗服务。

  医养结合是指面向居家、社区或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医养结合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有效举措。

  医养结合发展进入快车道。在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中增设“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全国开展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累计培训10万多名医养结合从业人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昨天介绍,从专门绘出政策蓝图,到财税、土地、医保等支持多管齐下,再到引才育才、开展试点示范,我国医养结合正在进入发展快车道。

  在部分示范地区,实现了“居家医养、医护巡诊”,有的地方家庭医生和养老护理员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生活照料等叠加服务。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也在增设老年养护床位,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上门护理服务,不断提升养老供给。

  在浙江嘉善,家庭病床、家庭养老床位逐步融合,建床费等纳入医保报销范畴。更多省份制定税费、投融资、用地等优惠政策,通过社会力量办起了医养结合机构,达5500多家,占比超过70%。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持续推进,为部分失能老人“兜底”。

  让老年人有“医靠”,离不开专业护理人员。在山东这个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全省231所院校开设了医养类专业,医养类相关专业在校生达到33万人。

  服务打通“最后一米”,基础设施和护理人员补齐“缺口”,配套政策进一步激发社会“活水”,医养结合将稳稳托起健康“夕阳红”。

  二、延庆将对户外运动项目给予奖励

  延庆区昨天举办“乐享户外 寻美延庆”户外运动城市推介会,发布《延庆区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延庆区除对滑雪、文旅演艺等给予奖励支持外,针对露营、冰雪娱乐、骑游等户外运动项目,在单个项目年度营业收入达一定标准后,延庆区将给予一次性10万元至30万元不等的奖励。

  近年来,延庆区持续加强户外运动的整体统筹工作,出台《延庆区“户外运动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以户外运动新场景、新业态等为重点,鼓励社会资本积极介入、全区共建,打造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户外运动品牌。

  京津冀

  一、天津重点推进31个医联体建设

  公共服务均等化关乎京津冀三地百姓福祉。记者从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始终聚焦“一核两翼”和三地协同,深化卫生健康合作共建共享。目前,天津重点推动31个京津冀医联体建设,组织牵头医院向成员单位派出专家开展临床带教,并安排当地医生进修或远程培训,实现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二、16家企业落户滨海—中关村科技园

  “2024创新中国行·千企进天津——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研讨会”在天津经开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成功举办。会上,神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科尚易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青海央宗药业有限公司、瑞德达(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16家优质科技企业集体签约落户滨海—中关村科技园。

  据介绍,此次签约的16个项目覆盖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和科技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具备引领性、创新性以及较强的成长性,将助力科技园产业补链、强链,为园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更多科技创新动能。

  三、京津“双城生活”更随心

  从北京乘京津城际到天津后“无缝”换乘地铁,从天津出发坐高铁直达大兴机场……京津两地交通越来越快捷,“双城生活”越来越随心。记者日前从天津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持续深入推进,天津已有4条高铁、6条高速通北京,“轨道上的京津冀”基本形成。

  四、打开“北京研发、迁安转化”新通道

  北京科技大学迁安创新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迁安分院在迁安揭牌,“北京研发、迁安转化”将全面提质、提速、提效。揭牌仪式后,北京科技大学还与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等4家企业签署了合作伙伴协议和优质项目协议,全面加强校地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合作。

  近年来,迁安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聚焦产业发展协同协作,密切对接京津创新源头,持续加大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力度,为政校合作提供最大的支持、最优的服务、最好的环境。2015年11月,迁安与北京科技大学签订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北京科技大学迁安研究院的筹建工作。

分享:

问答留言

信息报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