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每日营商 > 详情页
营商环境信息2024 0607
发布时间:2024-06-07 1092 102

  要闻

  一、统筹抓好首都数据发展和安全工作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扩大)会议,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围绕“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专题辅导报告,并进行交流研讨。市委书记尹力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北京作为首都,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据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数据资源丰富和教育科技人才等优势,统筹抓好首都数据发展和安全工作,在推动技术、产业、应用等方面发展的同时,更好服务国家数据工作大局。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市委副书记刘伟参加。

  刘烈宏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据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论述的学习体会,系统分析了数据要素的作用规律、市场化配置改革实践探索等,并结合北京实际提出了意见建议。

  尹力指出,当今世界,数据作为一个新的生产要素,已经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数据安全也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要以数字化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做好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等文章,塑造新的发展竞争力。深化智慧城市建设,统筹提升政务、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数字化水平。要持续深化数据工作改革。在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在北京全域创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综合试验区,着力打造国家级数据管理中心、数据资源中心和数据流通交易中心。要处理好数据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加强数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数据安全的技术保障能力。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政策标准,压实企业责任,坚决守住数据安全底线。

  企业

  一、HICOOL医药健康赛道初赛启动

  由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主办、北京市大兴区承办的HICOOL 2024全球创业大赛大兴区医药健康赛道初赛近日启动,来自全球的388个医药健康赛道项目将在“中国药谷”——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同台比拼。

  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贺泳江介绍,为进一步推动科创和人才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北京自2020年以来打造了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品牌。大兴区从2022年开始承办HICOOL大赛医药健康赛道初赛,与HICOOL深入融合。他提出,希望加强服务,加快集聚海外英才,打造海外人才创业首选地,助力大兴世界级医药健康创新高地和“中国药谷、健康新城”建设。

  大兴区将本次医药健康赛道初赛作为广邀天下英才,助力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HICOOL全球创业大赛不仅是一场竞赛的盛会,更是大兴区向世界展示其独特魅力和无限潜力的舞台,大兴区将紧抓HICOOL吸引高水平国际项目集聚机遇,不断完善多维度、国际化的创业服务体系,精准跟踪参赛项目发展诉求,积极链接一批优质创新创业企业及人才落地发展。

  在启动仪式上,大兴区科委就《大兴区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进行了精准推介。HICOOL大赛往届获奖项目代表中科微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杨国忠分享了企业在大兴区走上快速发展之路的经历。

  据悉,启动仪式后,HICOOL 2024全球创业大赛大兴区医药健康赛道初赛将进行为期4天的项目比拼。

  二、到2026年产业总规模达1.25万亿元

  2023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营业收入达9761亿元,一批前沿技术企业及创新医疗器械、创新药涌现。新的发展路线图正在铺展,刚刚发布的本市第三轮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本市医药健康产业总规模达1.25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每年100亿元以上。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新一轮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进行解读。

  在北京,中关村生命园、大兴医疗器械园等7家高品质特色园区已经形成。从2018年至今,一批全球顶尖科学家创办的医药健康前沿技术企业涌现,上市企业数量新增50家,超过前些年的总量,累计达到84家;创新医疗器械、人工智能三类医疗器械、创新药等创新成果正在持续产出。

  自2014年启动的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则推动医务人员、科研人员以临床问题和临床需求为导向,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

  新一轮行动计划将强化原始创新

  《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了多项任务目标:到2026年,本市医药健康产业总规模达1.25万亿元;实现引领全球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5至8项;新建1至2家研究型医院……届时,本市医药健康产业承载力将进一步提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新一轮行动计划已经启动。接下来,本市将强化原始创新,依托首都医科大学等优势创新主体,再布局一批主体多元、机制灵活的新型体制机制的研发机构。同时,将聚焦新兴技术领域,催生具有颠覆性、引领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并打造5至10个高水平基础与临床结合的研究基地,推动从研究到应用的转化。

  科技创新还将与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通过研审用联动的全流程服务机制,本市创新药械研发上市脚步将进一步加快,并将支持创新药械“走出去”,在全球注册上市和销售,提高北京创新成果在海外的影响力。

  前沿科技为医药健康带来新机遇

  “人工智能技术为医药健康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北京拥有良好的人工智能创新基础,我们要抢抓机遇。”张继红说,接下来,本市将加快医疗大模型落地应用,先期推动面向药物研发、医疗辅助、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和中医药等5类场景的医疗大模型开发和落地应用。人工智能还将助力加速药物研发、虚拟临床试验等研发辅助平台搭建,为诊疗新技术、新药研发提供重要支撑。

  脑机接口作为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融合的关键性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近期,北京在这一领域也屡获突破。清华大学团队与宣武医院、天坛医院合作,在脊髓完全性损伤患者中,率先开展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实现了自主喝水等脑控功能,抓握准确率超过90%。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北脑一号”“北脑二号”,近期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北京在基础研究、临床、审批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将得到重点发挥,并从技术突破、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好布局和服务。”张继红表示,在脑机接口研发过程中,本市将推动医疗机构与高校院所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建立适合脑机接口系统的技术检测服务平台,发挥国家医疗器械创新北京服务站的作用,前瞻做好监管技术研究,进一步补齐产业链关键要素,加快产出一批服务国家科技战略、解决临床需求的产品。

  三、北交所上市公司密集回购增持

  北交所上市公司回购、增持的节奏在加快,以“真金白银”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股份回购是上市公司的行为,这将减少市场流通股份数量,如回购股份注销,还将提高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股份回购密集实施的同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也纷纷以“真金白银”增持自家公司股票。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回购还是增持,均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信心。

  四、企业赴港上市热度攀升

  在A股IPO阶段性收紧背景下,企业转道港股上市。记者统计后发现,今年以来已有超20家企业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同时,更多的企业仍在冲刺上市的路上,港股IPO活跃持续升温,新一波上市浪潮正在兴起。

  “港股IPO市场的升温,源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全球经济复苏、市场情绪回暖、中央政策支持以及港股市场本身的吸引力等因素正在促进升温。企业在港股密集上市这一现象表明,香港资本市场正在恢复活力。

  相较港股的火热,A股IPO仍处于阶段性收紧状态。在田利辉看来,当一市场上市门槛提高时,企业自然会寻找其他市场的机会。A股收紧就会导致企业转向港股寻求上市机会,从而形成“跷跷板”效应。

  “在A股IPO收紧和监管趋严的状态下,更多拟上市公司优先选择赴港股上市。”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认为,在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过程中,每年都会诞生很多创业公司,每年也都会有一批公司达到上市基本门槛。过去几年间,无论A股、港股还是美股都没能形成好的上市窗口,客观上就沉淀下来较多的待上市企业。他表示,一旦市场环境边际改善,就容易出现阶段性的上市热潮。

  全球经济复苏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融资环境。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其开放的资本市场环境、成熟的法治体系和丰富的国际投资者基础,对企业来说都颇具吸引力。

  尤其是近年来,港交所创业板启动一系列改革,包括推出新的“简化转主板机制”、增设“市值/收益/研发测试”的上市标准、缩短控股股东上市后的锁定期等,进一步支持优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上市门槛降低使得更多有潜力的企业能够进入资本市场,为寻求上市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便利和机会。”田利辉表示,港交所近年来的上市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这些改革有助于吸引更多创新型和成长型企业赴港上市,提升港股市场的多样性和活力。

  当然,股市生态的完善,既离不开优质上市公司,也离不开投资者的支持。薛洪言认为,就港股而言,在吸纳优秀上市公司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因其较高的交易费用以及离岸交易特征等因素,导致流动性较差,估值相较A股存在明显的折价效应。未来,港股市场还需围绕降低交易费用、吸引中长期资金等继续改革,补足流动性短板。

  基层

  一、市民多角度感受数字未来新模式

  北京市2024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主题活动“京彩E智·数字转角”启动。活动以“数字转角”进园区、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机关的方式,让市民多角度了解科技前沿数字成果,遇见更多数字未来新模式。昨日上午,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园迎来了参与“数字转角·进园区”活动

  数字生活走进社区,“老”方便了!在西城区新街口街道温馨家园和朗清园南社区,阿里文娱公益负责人陈艳玲把面向老年群体的银发剧场送到居民身边,适老化的内容推荐、操作界面和“大字模式”让居民纷纷点赞。阿里通义实验室的王治宇则把阿尔茨海默病AI辅助筛查小程序送进社区,并带领老年人现场测试。在石景山区八角街道,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家政把智能教育、智慧健康和智慧家居等新型数字技术介绍给居民。在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南里二区社区,红山瑞达网络安全专家王海琦给居民演示智能电子设备失窃场景,教居民识别常见电信诈骗手段。

  在农村,数字生活也是精彩纷呈。平谷峪口镇西营村,北京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欣宇给村民们讲解电商平台运作模式以及农产品如何市场化的实操指南。门头沟区潭柘寺镇赵家台村,北京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北京时间常务副总编丁晓阳与村民分享如何发挥新媒体矩阵优势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房山区石楼镇夏村,北京工业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北京市“植物工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高国华展示着“海绵基质播种机”“番茄采摘机器人”“草木种苗移栽机”,给村民讲解乡村如何推进智能农机装备集成应用。

  北京市2024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由市委网信办会同市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统筹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各区委网信办共同主办,主题为“数字赋能 全民共享”。后续还将开展“数字转角”进校园、进机关活动,并举行北京市数字基地培训和数字体验场景主题日、“我AI北京”大模型文生图创意征集大赛、发布“AI”主题的创意短片等线上线下特色活动,常态化开展数字向农、数字迎新、数字助老、数字惠民等活动,提升首都民众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遇见更多未来生活新模式。

  二、本市将多渠道设立“零工驿站”

  本市将把零工市场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畴,在零工需求量大、用工行业集中、岗位需求相似、交通便利的地方,科学合理设置零工市场。《关于规范建设零工市场的指导意见(试行)》近日发布,就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提出若干意见。

  根据《指导意见》,要坚持把零工市场建设作为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扩大就业容量的重要途径。坚持市场与公共服务统筹、线上与线下服务互补、综合与特色服务并行、中介服务与拓展功能完备、服务时效与质量双优、市场秩序规范与疏导共治,全面促进零工市场健康发展,助力改善灵活就业质量,进一步激发就业活力。

  零工市场重点提供零工供求信息撮合服务、培训需求信息收集服务、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培训信息推介等服务、权益维护指引服务。《指导意见》提出,各区人社局要评估自发聚集形成的“马路市场”,科学合理设置零工市场。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可通过在服务场地施划专区、在服务平台开辟专栏等方式,开展零工供求信息撮合服务。

  本市将多渠道设立“零工驿站”,结合“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充分利用便民服务中心、市民活动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或“暖心驿站”等场所设立“零工驿站”,满足分散、小规模用工需求,就近就便提供零工撮合服务。

  零工市场(驿站)服务场所应具有遮风避雨、防暑防寒等基础设施,有条件的场所可围绕零工人员需求,完善便民服务设施,提供车辆即停即走、工具借用寄存、候工休息等服务。零工市场(驿站)应配置满足需求的场地区域、设施设备并明显标注“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平台栏目(链接)可设置“零工服务专区”。

  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将零工市场服务纳入服务范畴,开辟完善线上服务专区。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设线上零工服务平台,逐步实现供求登记、在线交流对接、结果确认、线上结算等“一网通办”。

  本市将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结合服务专长,发展建筑施工、装饰装潢、家政护理等行业零工服务;围绕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创业园区、商贸街区用工需求,开展定点零工服务;适应新就业形态灵活共享用工的发展,探索新型零工市场服务,逐步树立服务品牌。

  京津冀

  一、宝坻擦亮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金字招牌

  作为京津协作高质量产城融合示范区,今年以来,天津市宝坻区进一步擦亮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金字招牌。记者日前从天津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北京中关村推出的5大类203项服务已移植到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天津市宝坻区委书记毛劲松介绍,下一步,宝坻区将全面加强与北京中关村方面合作,加快打造京津协作高质量产城融合示范区。

  真金白银奖励科技创新

  宝坻区副区长、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党工委书记王浩介绍,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在科技城实施概念验证、设立成果转化机构,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支持;对新建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的,一次性最高奖励100万元;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认定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资金,通过技术开发、转让、许可等方式实现产业化落地的,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资金支持;支持高能级孵化机构建设,给予最高500万元一次性奖励和200万元专项奖励。此外,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支持力度,单企每年最高奖励100万元。

  针对高端装备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给予企业重点贡献人才最高每年50万元资金奖励。加大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研发团队和研发人员培养力度,鼓励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对创新创业团队和人才分别提供最高1000万元和500万元资金支持。比如,近期园区启动“科技副总”聘任项目,吸引高校专家学者与科技城企业签署协议,围绕科研攻关、项目建设、成果转化等开展务实合作,推动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

  随着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建设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优质项目和创新资源在这里落地生根。到科技城投资的企业和个人可申请最高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新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协同创新中心等高层次人才创新平台,可享受最高50万元资助。

  主题园区满足多样化需求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作为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了13个主题园区,旨在落实“北京研发、天津转化”,在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上实现高效协同。

  13个主题园区总规划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将集聚新能源、医疗器械、半导体、光电显示、汽车零部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满足中试研发、产业孵化和生产制造等多样化需求。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赵乐之介绍,目前,主题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14.3万平方米已建成,24万平方米正在建设中,并已成功引入了天津国药、天津华域细胞、国大医药、德国卡酷思、北京中燃、和晟嘉信等多个重点项目,逐步向专业化、市场化、集约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在优化产业服务方面,园区打造了“签约即挂牌—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的全链条服务模式,通过全程帮办代办的方式,实现200余项事项“审批不出园”。

  集中打造产城融合配套

  着眼“产、城、人、景、文”深度融合发展,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完善配套提升承载力,高标准开展二期5.25平方公里市政设施开发,有序推进南开中学科技城学校等重点项目,集中打造一批街区公园、露营基地、图书馆、餐厅等生活配套,加快布局智能网联、智慧能源等新场景,推动天津市首条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线路开通,一举拿下车路云协同、开放道路驾驶以及网联云控式智能驾驶(L2+/L4)三项“全国第一”。

  “在安居保障、子女教育和生活创业等方面,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推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宝坻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旭介绍,宝坻全区高标准建成327套人才公寓,优先保障科技城自主使用,推出多种户型供各类人才“拎包入住”,满足人才多元住房需求;根据宝坻区教育资源承载能力和考核结果统筹安置人才子女入学;推出“宝坻人才卡”,全方位提供医疗健康、住宿餐饮等一系列暖心服务。同时,在科技城开通人才服务窗口,为企业及人才提供全链条、一站式精准服务。


分享:

问答留言

信息报送

返回顶部